管理碳足跡 企業交易碳權 是轉機也是商機

2021-04-20 04:37聯合報 記者許詩愷、林奐成、吳姿賢、鄭朝陽/專題報導

今年以來,跟二○五○「淨零碳排」或「碳中和」相關的論壇、研討會此起彼落,每場都吸引滿座的聽眾。大家關心:這麼多國家跟進宣示二○五○碳中和願景,他們要怎麼做到?商機在哪裡?最重要的:台灣呢?

歐盟在二○一九年開第一槍,宣布二○五○碳中和的綠色政綱,同時祭出「碳關稅」的落實手段,截至今年三月底已有一百廿七國跟進,以二○五○為碳中和目標年。亞洲的日本、南韓和大陸都已承諾,大陸雖把目標年訂在二○六○,但搶在今年六月就要全面實施「碳交易」,驅動減碳加速。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說,目前立法推動二○五○碳中和的國家不到十個,不過,即使未立法的國家也大多提出具體作法。

企業對產業環境變化最敏感,尤其品牌大廠如微軟、Nike等品牌已紛紛領先政府自主倡議碳中和,台灣如台積電、鴻海等企業,也在品牌供應鏈壓力下,自主跟進承諾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或碳中和承諾。

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說,企業很清楚,以「碳足跡」為管理核心的時代來臨,不做碳中和就打不進大廠的供應鏈,像蘋果、微軟、亞馬遜等大品牌供應鏈,甚至要提前在二○三○年和二○四○年達標。

工研院日前也宣布二○五○碳中和願景,副院長彭裕民說,未來碳關稅可能比生產成本還要貴,減碳雖辛苦但也是新經濟,像特斯拉生產電動車,減少燃油的碳排放,去年因此擁有價值十六億美元的碳權,已與賣車的營收不相上下。

「碳交易」也是企業減碳誘因。全球最大碳交易市場「歐盟碳交易體系」已逾一萬四千家企業參與。企業可向政府購買碳排放權,還可把多餘的碳權賣出獲利。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最新調查指出,參與歐盟碳市場的企業,營收多出百分之七到十八,整體經營狀況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