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水位下降 土地公廟「重現天日」

石門水庫水位下降淹沒土地公廟「重現天日」。(記者李容萍攝)
石門水庫水位下降淹沒土地公廟「重現天日」。(記者李容萍攝)
2020-02-06 23:50:58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時值枯水期,石門水庫從2月4日起開始配合春耕供應農業灌溉用水,加上氣溫偏冷,用水需求增加,迄6日晚上10時,石門水庫大壩水位下探238.31公尺、蓄水量1億4485萬噸、蓄水率73.38%,觀察石門水庫水情指標之一、當年因興建水庫而被淹沒的阿姆坪「土地公廟」近日漸漸露出,水利署啟動水情管控,雖然目前供水無虞,呼籲民眾節約用水。
阿姆坪這座土黃色磚瓦的土地公廟,地處石門水庫蓄水範圍內,當年因配合興建水庫,土地公遷移至大溪復源宮,自從水庫開始蓄水後,土地公廟就遭淹沒,其實只要水庫水位降至約240公尺以下,土地公廟就會逐漸浮出、現身;2015年桃園大鬧乾旱,土地公廟和附近夢幻草原的重現,還吸引外地不少朝聖的遊客,還成了當時最火紅的枯水期景點。
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表示,近日雖然有短暫鋒面報到,並在石門水庫集水區降雨,不過降雨量有限,水利署啟動水情管控,現階段石門水庫供水穩定,民眾不必過度恐慌,但石門水庫從1964年建庫啟用,原本庫容有3億噸,受到長期流入庫區的泥沙等影響,目前庫容僅剩下約2億噸,面對每年桃園及板新地區共8億噸的用水,石門水庫1年周轉率要4次以上,呼籲民眾勿忘缺水的前車之鑑,珍惜水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