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用地鬆綁 原鄉「林下經濟」正夯

 
過去林業用地限縮於造林及苗圃,林農需等上十多年,才能盼到木材長成、砍伐出售,荷包進帳。林務局為此尋求解方,近年嘗試鬆綁法規,發展「林下經濟」,有林農兼而養蜂採集森林蜜,一賣上萬元,口袋豐收,屏東林管處表示,發展林下經濟,不只促林農多元發展,也能達到林業共管,減輕巡山員負擔。
依據非都市土地管制規定,以往林業用地只能造林及做苗圃,其他行為一概不準,但隨著大陸等國家開發「林下經濟」,讓林業產生不一樣的發展可能,國內林務局105年起成立「林下經濟推動小組」,委由林業式業所研究可行性,去年2月起公布數項容許在林下發展的產業行為,讓林業用地獲得鬆綁,有更大的發揮。
屏東林管處作業課技正廖國棟表示,目前核許發展的「林下經濟」包括森林蜂、金線蓮、椴木養菇3項,接續可能再開放台灣山茶及咖啡,採申請制。不過相關產業需符合「自然生態、友善環境」的經營準則,不施肥、不灑農藥,保持林下完整。
椴木養菇預料未來將是「林下經濟」最夯的選項。圖/大武部落提供

廖國棟說,以往林林砍伐販售需時幾十年,這段期間林農若沒其他經濟來源,很難度日。推動林下經濟後,可促原鄉青年留在部落,經營產業的同時也協助看顧森林,這能減少濫伐案件,減輕巡山員負擔,未來導入生態觀光,更能活絡經濟。
台灣的「林下經濟」正值起步,少數身先士卒等林農已見識到商機,廖國棟說,森林蜜因無農藥等汙染,且森林樹種多樣,花期錯開,採蜜產季拉長,品質更優,南庄地區原住民荷包進帳笑呵呵。
部落婦女開心秀出自己製作的蜂糧。 圖/屏東林管處提供
部落婦女開心秀出自己製作的蜂糧。 圖/屏東林管處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