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社古日潭浮田 登錄文化景觀

南投縣魚池鄉頭社盆地是罕見的草泥炭沼澤,深數十公尺,是知名的活盆地,南投縣文化局最近公告登錄為「頭社古日潭浮田文化景觀」,保存自然生態環境頭更紀錄先民長期在活盆地所發展特殊農耕文化。

文化局表示,根據文獻研究,頭社盆地屬日月潭的「日潭」,日潭在11萬年前形成,在距今1700年前開始乾枯逐漸形成草泥炭沼澤;深達數十公尺的頭社盆地草泥炭濕地,是目前台灣古氣候研究中涵蓋年代最長也是資料最為豐富的區域,頭社濕地泥炭土的堆積物多由苔類而成屬於纖維泥炭。
先民為了耕種,在草泥炭濕地上以草繞木承土以種稻的「浮田耕作」成為頭社農耕文化的開端,打造浮在水上的田。因浮田下方仍是水澤濕地,居民們在田埂及河岸種植台灣特有種水社柳做固岸護土。
興建於日據時期原名「頭社圳」的頭社大排水門,是地方自力興建的私設埤圳,利用不易腐爛的木頭,插入泥炭土底層,作為水門的基底構造。水圳的開闢使頭社盆地從貧瘠的看天田,轉變為阡陌縱橫的灌溉良田;水門在草泥炭濕地上不會沉下去的特殊工法,至今仍然相當特殊有待更多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