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冊第一級產業補充資料~台灣海洋保育區為何名存實亡? 他一語道破

2019-03-07 23:36聯合報 記者吳淑君
根據漁業署官網指出,台灣在40年前,就針對特定漁業生物種類列為保護對象,10個縣市政府根據漁業法,在沿海劃了28處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保育水域面積達6500餘公頃,全台有這麼多保育區,但資源卻還是往下掉,怎麼回事?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邵廣昭一語道破,「不取締等於是空的,誰怕你?」
邵廣昭說,2、30年前,沿近海枯竭得很厲害,漁業署為了復育資源,鼓勵縣市政府在沿海劃保育區,這些保育區可能是地方政府建議,或漁民建議就劃了,沒有學術界參與也沒調查。
十年前漁業署委託他調查,他發現有的劃到陸上,必須重新定位,有的連要保育的物種都找不到,他提出一些建議,但多數縣市政府根本不理「忠告」。
去年,漁業署重啟保育區資源盤整,完成北基宜7個保育區調查,望海巷潮境保育區最讓他們驚豔,是保育區的模範生,但其他區的資源量都在掉,這表示管理政策不夠嚴,限制不夠多,「不取締等於是空的,誰怕你?」
邵廣昭說,棲地全面禁採是最好的管理,但是台灣這種保育區幾乎沒有,除了核三廠進水口的海洋保護區,但它不在28個保育區內,劃這個保育區不是為復育,而是為核三廠安全,這裡沒有過度捕撈,沒有過度生態旅遊打擾,是魚類的伊甸園,潮境保育區也慢慢跟上了。


10個縣市,在沿海劃了28處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很多都沒聽過。圖/翻攝漁業署官...
10個縣市,在沿海劃了28處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很多都沒聽過。圖/翻攝漁業署官網
邵廣昭說,棲地全面禁採是最好的管理,但是台灣這種保育區幾乎沒有,除了核三廠進水口...
邵廣昭說,棲地全面禁採是最好的管理,但是台灣這種保育區幾乎沒有,除了核三廠進水口的海洋保護區,但它不在28個保育區內。記者吳淑君/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