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8一級嘴砲技術士
「糧食自給率」一直以來都是塵封在歷史文件裡的名詞,直到有些人為了彰顯自己很關愛台灣,從書堆中把這名詞翻了出來,並以錯誤的方式解讀,此後,「糧食自給率」的高低就成最熱門的「假議題」之一。
進入內文之前,我先把三項結論摘錄出來:
(1)「糧食自給率」和食品安全無關。(2)「糧食自給率」計算的是「國產的熱量」。(3)「糧食自給率」的高低和你的日常生活無關。
「糧食自給率」的是學術名詞,同樣的字詞但背後代表的截然不同的意思。糧食自給率的糧食兩字,和一般人所想的糧食不一樣,糧食自給率的糧食代表的是「熱量」,所有的食物都是要換成卡路里去做計算;一般人眼裡的糧食則是指食物,讓人免於飢餓、心理滿足的東西,有可能是肉燥飯、牛肉火鍋,也有可能是香菸或AV女優。也因此,「糧食自給率」這個數字的高低,和民眾是否會饑荒、挨餓並沒有關係,一點關聯都沒有。
「糧食自給率」的是學術名詞,同樣的字詞但背後代表的截然不同的意思。糧食自給率的糧食兩字,和一般人所想的糧食不一樣。(圖:網路)
學術上的「糧食自給率」源自於二戰時的美國。當年的時空背景下,農作物幾乎都是米、麥、玉米、番薯、馬鈴薯等農藝作物,而蔬菜水果等園藝作物技術都還很糟,人們必須食用大量的澱粉才能填飽肚子,在加上當年的運輸成本非常高,國民的食物來源必須自行生產,因此才發明了以熱量為計算基礎的「糧食自給率」。
但是,二戰後隨著科技的進步,跨國貿易的越發頻繁,園藝技術的發展,還有健康意識抬頭等因素,台灣人的飲食習慣早就大幅改變。許多愛美的妹仔都認為澱粉是讓他們屁股大一號的元凶,因此改走以蔬菜和肉類為主的歐式飲食。在今天的台灣,以熱量為計算基礎的「糧食自給率」早就沒有意義,日本在2014年之後也不再拿這個名詞來說事。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低於40%並非一兩天的事,就我有印象開始,最起碼十幾二十年有了,但這段期間裡,台灣民眾並沒有食物缺乏的現象,我們食物的選擇反而越來越多元。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剩下三成,你不只沒有餓到任何一頓,相反的,很多人的身材還越來越福態。
很多都市人的早餐是麵包、漢堡配飲料,中餐和晚餐則是便當或麵食,把這些東西攤開來看,除了米飯之外,熱量較高小麥和油脂全是進口,而肉量的攝取量則不高,蔬果類的熱量過低難以列入計算,在今天這種環境下,就算你把自己吃腫了,「糧食自給率」的數字還是一樣低。除非你跟我一樣,早上吃肉粽,中午晚上各一杯白米,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根本是靠我這種飯桶在支撐。
在今天的台灣,以熱量為計算基礎的「糧食自給率」早就沒有意義,日本在2014年之後也不再拿這個名詞來說事。(圖:網路)
現代人平均每日攝取的熱量為2400大卡,其中約600大卡是來自油脂,但是台灣的食用油只有5%是自己生產,因此在糧食自給率的計算上,這部分僅有1.25%的自給率。其他如小麥、玉米、馬鈴薯、糖、油等高熱量的品項幾乎都是進口。但在國產農產品方面,台灣在稻米和水產品的自足率是破百,國產的雞蛋、蔬菜、肉品、水果等品項多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但因為在「熱量」上都偏低,例如蔬菜只有二三十大卡,熱量過低;肉、蛋、乳製品等攝取量又低,種種條件都難以提升糧食自給率。
說到底,「糧食自給率」是以「國產的熱量」為計算基礎,數字高不過代表你是穀物生產大國,例如美國、巴西、澳洲等以穀物出口為主的國家,糧食自給率破百是很正常的事;而香港、新加坡,甚至是園藝作物為主的荷蘭,同一套公式下所算出來的數字則會很難看。只是人家不會這樣計算,因為大家都是明白人,不會在這種狗屁數字上糾結,更不會拿這個數字和食品安全掛上關聯。
難免有人把台海戰爭搬出來,這些人以航運封鎖、民眾斷糧為由來彰顯「糧食自給率」的重要性。在我看來,如果今天台灣就遭到封鎖,各大公私米倉的儲米都夠你從今天吃到明年元宵節,只不過,你可能沒有油料和電力可以把這些白米給運出去。對於台灣來說,電力、網路等經濟基礎設施才是命脈,今天看到有人拿食物來當理由,這種說法還真是有創意。
今天,有位在大學教書的一直糾結「糧食自給率」這個學術名詞上,身邊亦有一票信徒護航,這群和農業無關的人,硬是要和農業攀上關係,看在我這農業從業人員的眼裡,也算是一項奇觀。身為農業的業者,我不會管你學歷有多高,也不會探究你的產值有多少,只是要藉著這個機會跟你說:
你不用擔心糧食自給率過低,你只須擔心自身的認知有沒有隨著時間而升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