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冊第一級產業補充資料~畜牧業搶走全球人類的糧食,還讓地球發燒了

「世界上每10個人之中有約有1個人處於飢餓狀態」、「每5到10秒就有兒童死於飢餓」等可怕的事實,似乎已經成了陳腔濫調,以至於多數人聽到它們都已不再感到錯愕與震驚,人們的反應最多也只是「要惜福」、「不要浪費食物」這樣的老生常談。人們如此冷淡的反應,很可能是來自於「我也無能為力」的想法,然而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對此我們真的什麼也改變不了嗎?不,其實只要採取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方式,我們都可以為飢餓問題貢獻一份心力。
畜牧業搶走全球人類的糧食,還讓地球發燒了
誰佔用了土地?誰搶走了食物?
目前,我們所生產的食物量,足以養活100億人口[1],然而在2017年,全球有8.21億人受「飢餓」所苦[2],諷刺的是地表另一端,有將近七億人受肥胖所擾。這顯然涉及了嚴重的「分配不正義」,我們可以合理的問:食物都去哪裡了?答案是,食物都進了畜牧業所飼養的動物肚子裡了。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地表上有26%沒有被冰層覆蓋的土地被用來飼養經濟動物,且有33%的耕地都被用來耕種經濟動物的飼料作物[3],而根據看守世界研究中心(Worldwatch Institiute),全球有70%的農業用地,被用來飼養農場動物,且有另外10%的土地被用以生產經濟動物所需的飼料作物[4]。此外,研究指出「在2013年,人類所生產的作物的總熱量,有36%都被經濟動物所攝取,而其中只有12%的熱量,最後被人類所攝取(透過食用動物性食品)」[5] 。
滑動1
這是否表示,如果人們減少食用動物性食品,將有更多的可耕地被空出,並可以被用來生產人類所需的作物呢? 答案是肯定的,前述研究指出「若將土地用以種植直接供人類食用的作物,我們可以多餵飽40億人」,也有研究指出「若完全不生產動物性食品,我們可以在不增加耕地的情況下,增加49%的糧食生產量」[6],更有研究指出「如果世界上完全沒有對於肉類與乳製品的需求,全球農業用地可以減少75%(面積是美國、歐盟、中國、澳洲等四國面積之總和),仍可以餵飽所有的人」[7]。
顯然,畜牧業用了更多的土地,卻沒有利用它們有效的餵飽全球的人們。這是否表示我們不應該消費動物性食品,或是應減少消費呢?恐怕答案也是肯定的,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11年所公佈的報告中指出,2006到2008年間全球糧價的上升所造成的糧食危機,對於貧窮國家的人民有著巨大的衝擊、加劇了全球飢餓問題,它指出,全球糧價上升的原因之一正是人類對肉類需求的增加導致的對飼料作物之需求增加[8],這意謂著身處較富裕地區的我們對動物性食品的消費,直接影響了糧食的價格,並間接地加劇了貧窮國家所面臨的飢餓問題。
在曾獲艾瑞克・霍夫獎(Eric Hoffer Prize)的書《愜意的無知》(Comfortably Unaware)中,作者Dr. Richard Oppenlander指出:「世界上有82%受飢餓所苦的孩童其實居住在糧食生產豐沛的國家,只不過當地所生產的食物主要被出口到從事經濟動物生產的國家中」[9],顯然搶走他們的食物的其實並不是經濟動物,而是沒有效率的食物生產方式以及各項資源不公平的分配。讀到這裡,有些讀者可能會思考台灣的畜牧業是否也是如此,答案依然是肯定的,只是用的不是自己國內的土地,而是國外的土地,而且還是來自有大量雨林被砍伐以種植飼料作物的巴西[10]。
買太多卻沒吃完才是浪費食物?
「因為吃不完而丟棄食物」(常被稱為「消費者浪費(consumer waste)」)是大眾對於浪費食物的普遍認知。。然而,你是否想過,即便把食物吃光,仍舊可能是在浪費食物?根據愛丁堡大學的研究[11],與我們的消費行為有關的,還有另外兩種形式的食物浪費:「過度飲食(over-consumption)」與「經濟動物飼養(livestock production)」。過度飲食指「攝取超過身體所需的能量」,根據該研究,這個現象跟消費者浪費的現象一樣,造成了可觀的食物浪費。然而,該研究指出,造成最多食物浪費的是「經濟動物飼養」,這是由於為了飼養經濟動物,我們需要種植大量的飼料作物,而被動物所攝取的這些能量,只是為了牠們生存所需,在牠們被宰殺之前即被消耗掉,並無法提供給人類攝取。
顯然,以土地與資源利用效率來看,飼養動物來生產食物是非常沒有效率的,但人類卻利用了大量土地在從事這件效率極低的經濟活動(80%的農業用地= 70%飼養動物 + 10%種經濟作物)。換句話說,當人們在消費動物性產品,如肉類、蛋類時,不論吃的多麼乾淨,這個消費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食物浪費,因為那些土地若不必被用來生產飼料作物以及飼養動物,我們將可以生產更多可以直接被人類攝取的食物與營養,進而餵飽更多人。
對上述之糧食分配與生產狀況,美國經濟學家Jeremy Rifkin說:「這對於整體人類而言,都是十分不正義的,此外,也是個環境災害」,更說:「我們是雜食性動物,可以選擇吃更多的植物與小量的肉食......如果我們想要開始餵飽地球上的所有人,我們必須減少對肉類的攝取,並增加對植物的攝取」[12]。
滑動2
畜牧業讓地球發燒了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於去年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氣候變遷是導致近年來飢餓問題加劇的主因之一 [13]。氣候變遷造成了極端氣候的增加、土地退化、沙漠化、水資源稀缺與海平面上升,而這每一項發展都不利於糧食的生產,進而導致糧食充足性(food availability)受到衝擊、糧價攀升、開發中國家農民收入的降低,最後造成更嚴重的飢餓與營養不良的問題。更讓問題雪上加霜的是,氣候變遷對貧窮國家的衝擊往往大於其對富裕國家的衝擊,因為貧窮國家對於氣候變遷的調適能力(adaptation)比較差,且也往往更仰賴農業[14]。世界銀行(World Bank)指出最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傷害的,是居住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低窪地與沿海的貧窮人口,也強調氣候變遷對上述地區的「糧食供應」有更大的威脅[15]。
我們早已知道,畜牧業是氣候變遷與全球環境惡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排放的溫室氣體的體積,僅次於能源生產所造成的排放(全球畜牧業排放了超過70%的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它導致熱帶雨林被大規模的砍伐,造成大規模物種滅絕,衝擊物種多樣性,它低效率的生產模式消耗了許多的水與土地資源[16]。事實上,聯合國早於2010年就已聲明「全球性的全素飲食轉移,是挽救世界飢餓、能源危機和氣候變遷至關重要的一環」, 致力於解決飢餓問題的非營利組織a well-fed world也鼓勵人們採取植物性的飲食方式[17]。
許多人對此的反應都是「那是因為現在主流的畜牧方式很不環保」,並認為我們要做的並不是減少或是消除畜牧,而是設法「優化」它。然而,英國牛津大學Joseph Poore等學者於去年在科學期刊《Science》所發布的研究顯示,「一般來講,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動物性食品,對於環境的影響仍大於植物性替代品」。Poore等人的研究發現,平均而言,生產同量的蛋白質,對環境影響最小的牛肉生產方式,在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土地利用量上,仍遠大於豌豆生產,其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土地利用量分別是豌豆生產的42.5倍與6.47倍 [18]。

該研究的作者Poore,在接受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採訪時說:「純素飲食很可能是你能夠減少對地球的影響的最佳方式,這些影響不只包含溫室氣體排放,也包含全球海洋酸化、優養化、土地與水的利用,這比起你減少搭飛機的次數或購買電動車更有用」 [19]。
螢幕快照_2019-01-22_下午2_45_11拷貝
Photo Credit: Economic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e world
氣候變遷對開發中國家影響較大
為了弱勢與人權,我們必須少吃點肉、蛋、奶
科學研究已經證明,透過畜牧來生產食物需要利用太多的土地與水資源、排放太多的溫室氣體,不僅是個沒有效率的食物生產方式,且對環境造成高度傷害。此外,相關研究亦已證實,貧窮國家面對氣候變遷與環境惡化的能力較差,且氣候變遷是全球飢餓問題加劇的主因之一。 那麼,如果我們認同獲得足夠的營養與飲食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那麼我們就應該大幅的降低我們對於動物性食品的消費。
一般人往往誤以為單憑個人飲食習慣的調整並不能夠帶來什麼實質性的改變,事實則是,平均而言,一個人光是一個月不消費任何動物性食物就可以減少28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省下621公斤的穀物與126702公升的水[20]。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一天一餐素食開始,慢慢地降低自己對於動物性食品的需求。當然,杜絕過度消費(吃的太多),並且避免丟棄食物也同等重要。最關鍵的是,謹記我們每天都有三次機會可以改變世界,我們每一次的飲食抉擇都攸關環境與公平正義!
註釋
[2] 梁嘉桓、張子弋、黃光宇. 聯合國:2017年全球飢餓人口達8.21億人;亞銀:釋放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的中小企業能量─國際發展新聞回顧. 國際開發援助現場. [線上] 2018年10月5日.
[3] LIVESTOCK AND LANDSCAPE.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線上]
[4] GourmelonGaelle. Peak Meat Production Strains Land and Water Resources. World Watch Institute. [線上] 2014年8月26日.
[5] Emily S Cassidy, Paul C West, James S Gerber, Jonathan A Foley. Redefining agricultural yields: from tonnes to people nourished per hectare. IOP Science. [線上] 2013年8月1日.
[6] M Jalava, M Kummu, M Porkka, S Siebert, O Varis. Diet change—a solution to reduce water use? IOP Science. [線上] 2014年7月31日.
[7] J. Poore, T. Nemecek. Reducing food’s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rough producers and. [線上] 2018年1月1日.
[9] OppenlanderRichard. The World Hunger-Food Choice Connection: A Summary. Comfortably Unaware. [線上] 2012年4月22日.
[10] 鄭柏彥. 2015-2016 年我國進口主要穀物價量分析暨國際供需與價格走勢. [線上]
[11] PeterAlexander, Calum Brown, Almut Arneth, John Finnigan, Dominic Moran, Mark D.A.Rounsevell. Losses, inefficiencies and waste in the global food system. Sciren Direct. [線上] 2017年5月.
[12] ZavattaGianluca. Rifkin: "To feed everyone, we need a revolution, to become vegetarian and to abandon GMOs.". Expo Net. [線上] 2014年11月26日.
[13] Organizationand AgricultureFood. Food Security & Nutrition around the World.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線上]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14] WadeKeith. Climate change and the global economy: regional effects. Schroder. [線上] 2015年7月27日.
[15] What Climate Change Means for Africa, Asia and the Coastal Poor. The World Bank. [線上] The World Bank, 2013年6月19日.
[16] 藍之青. 寧可食無肉:聯合國憑甚麼要我吃素?. 轉角國際. [線上] 2017年1月24日.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2249025.
[17] Animal Agriculture, Climate Change & Food Insecurity. a well-fed world. [線上] a well-fed world.
[18] J. Poore, T. Nemecek. Reducing food's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rough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Science. [線上] 2018年1月.
[19] CarringtonDamian. Avoiding meat and dairy is ‘single biggest way’ to reduce your impact on Earth. The Guardian. [線上] 2018年5月31日.
[20] Vegan Caculator. [線上]
責任編輯:潘柏翰
核稿編輯:翁世航

1 則留言:

  1. 為了要生產動物類的產品而有百分之70的耕地的作物是用來做動物飼料,讓世界上許多人挨餓,我覺得這樣有點本末倒置,應該要先讓人民吃飽,剩下的成為動物飼料才對。pu10326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