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各種客觀條件不可行,且地方民意反對,經濟部春節前夕做出維持核電不延役、不重啟決定,引起工商團體領袖批評政府一意孤行,工商團體始終難以信任政府達到穩定供電的方法,也成為政治角力的戰場。但既然政策已經一錘定音,政府只能拚盡洪荒之力,以成果說服各界。#央廣記者謝佳興專題報導#
重新擁抱核電11種困難 經濟部拍板如期除役
自從去年九合一大選能源公投過關後,各界對經濟部如何調整能源政策充滿想像,特別是核電延役、重啟的可能性備受矚目。不過春節前夕,經濟部能源政策評估結果出爐,確定核電不會延役、也不會重啟,經濟部還羅列出11大理由。
首先,核一廠1號機已展開除役,2號機今年7月執照也要到期,估算行政流程,已來不及申請延役;核二、核三要延役也面臨4大困難,除了超過延役申請期限外,新北市、屏東縣等地方政府、民意表態反對,也因此,國會也可能難以支持延役的預算,另外,若要延役也須解決核廢料存放的問題,但這也取決於地方政府的態度。
至於核四重啟更有7大挑戰,需要花N+7年來克服,前者是難以估算完成時間的項目,包括處理立法院先前要求的廢除核四計畫、補充地質調查、辦理燃料外運等,另外,事隔多年,核四零件供應商已停產甚至停業,備品難以取得,原廠負責核四的團隊也已解散,修改合約並不容易。在這些工作完成之後,才能進行預計7年完成的編列預算、向原能會申請重啟、強化安全、組裝測試等工作。經濟部長沈榮津說:『(原音)等於N+6到7年,所以綜合以上因素,核能延役或者是重啟的話客觀條件不可行,地方民意也不支持,所以困難重重。』
新能源政策不被信賴 工商界領袖重話痛批
儘管經濟部說之以理,強調有各種困難,但擁核人士、憂心供電的工商團體顯然不買帳。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等人在接獲消息後難掩失望,林伯豐也撂下重話,痛批民進黨政府一意孤行,能源政策回到原點,決策者是斷送台灣的將來。
政府決定以燃氣發電、綠能作為未來供電主力,還信心喊話可以確保穩定供電,工商界仍是存疑,因為2020總統大選將至,若政黨輪替,能源政策可能又要重新來過,且綠電挑戰多,這些都是供電風險。賴正鎰說:『(原音)所以如果被人家外國的廠商、企業認定台灣是可能缺電的國家,台灣就完蛋了。至少到今天為止已經成立了這個講法,台灣的企業我們常常在一起開會,大家都在提這個問題、大家都在害怕。你現成的核能為什麼不用?你要再生能源也有困難、你要燃煤也有困難,他(經濟部)這樣講的話我覺得對我們說服力是很低的、沒有說服力的。』
能源議題成價值對立 經濟部只能以成果服眾
蔡總統能源政策歷經2025非核家園、能源公投過關等階段,到現在政府重新盤點,再次確立核電困難重重,僅有如期除役、不會重啟一途,過程中也發現,擁核、廢核的討論,始終難有交集,甚至已經走向政治化,是能源信仰的歧異。
既然政府能源政策目標已重新確立,面臨難以化解的質疑與不信任,唯有拿出魄力與效率,以實際成果來說服外界。海洋大學副校長兼任科技部能源政策橋接與溝通小組召集人許泰文說:『(原音)當時要做高鐵面臨的困難相當高,但是你解決困難做出來以後,大家對高鐵的質疑就沒有了。行政效率、目標決策的能力、溝通能力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經濟部要加強,他的問題在這裡而已。』
不過接下來,光是綠能部分,就有太陽光電土地難尋、離岸風電開發商續留與否及國產化等考驗,火力方面,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能否順利建置、地方政府對燃煤電廠的限制等,都決定了能源政策的成敗,更不用說後續的政治攻防,政府真正的考驗恐怕才剛剛開始。
我覺得核電的使用與否,除了跟人民有關,但最大的關係者其實是我們的政府,台灣的黨派並沒有因為人民的需求而有所幫助,而是照者自己的利益去行動去批評另外一個。所以我覺得台灣首要的最大問題就是讓各黨派不要分你我的一起為台灣的人民著想而非自己利益著想。 pu202 30
回覆刪除我覺得台灣要先找到能頂替核能的能源,再慢慢地減少核能,而不是一昧的把核能廢除,現在應該要先求穩定的電能。 pu202 11
回覆刪除Pu20227
回覆刪除我覺得政黨為了選票盲目的廢核,操作議題,也不想想現在的綠色能源不太成熟,廢核應該採逐步漸進
我覺得雖然說要廢核,可是電力的不足大家都知道,在還沒找出來新的替代能源,我覺得繼續保持核電是較好的選擇Pu20225
回覆刪除一直用廢核炒選票也沒找到穩定的綠色能源
回覆刪除Pu2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