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6棟日治警舍整修 將成工藝基地

 2021/08/25 



2017年起斥資7015萬元 保留戰後生活樣貌為修復特色 預計11月開館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大溪區普濟路沿線有多棟歷史建築,見證大溪百年來的發展歷程,因為幾乎都隸屬公務機關又是木造房屋,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以打造無圍牆博物館發想,從2017年封館整修6連棟警察宿舍,總工程經費7015萬元,命名「工藝基地」已大致完成,全區以保留戰後生活使用樣貌為原則修復為其特色,呈現台灣人住過的日本宿舍樣貌,巷弄內建築見證大溪從日本時代至民國近百年的警政歷史變遷,展現大溪人的生活記憶,連同2棟在武德殿斜後方彈藥庫,預計11月開館。

擔任木博館志工的市議員陳治文與木博館館長陳倩慧表示,大溪警察宿舍群及彈藥庫設置背景,應為1901年日本政府因要處理大嵙崁一帶原住民事務及森林、原野、礦山等工作,在此設立負責地區事務的行政組織—大嵙崁支廳,其辦公廳舍和職員宿舍也在同年3月興建,位置約目前大溪區公所及周邊區域,1920年因應地方行政制度轉變,支廳廳舍轉作郡役所,負責行政與治安業務,其警政相關人員所需的宿舍空間、裝備倉儲需求等也逐漸增加。

另2棟最小建築 原為彈藥庫

陳治文說,這2棟至少有80年歷史的彈藥庫就包覆於戰後增建空間中,也是木博館群最小的建築,分別由鋼筋混凝土造及磚造,原屋架為木桁架、兩坡頂,磚砌牆體厚約26公分,高架地坪、厚牆及下通氣孔則反映做為防潮機能,室內僅保留小開窗並設置厚重鐵門。從這些建築特色,可推測出原本應為彈藥庫的形制功能;隨著時空變化,區域住戶的生活空間不足,在「房子包房子」下,彈藥庫後來也成為住宅生活空間使用,一度還被用來養鴨。

邀國際漆藝家至大溪駐村傳習

陳倩慧預告,工藝基地開館後將以「木與漆工藝交流、傳習及文創展演」為主題,邀請國際漆藝家至大溪駐村傳習、交流、展示,以促進人才交流、薪傳發展,並研發木與漆結合的文化商品及體驗手作課程,期望聚集年輕人才及活絡大溪工藝轉型新生,另保留部分空間展示「警察宿舍群生活故事」,利用活潑方式呈現,講述宿舍群原住戶的生活記憶與故事,也見證大溪從日治時代到戰後宿舍聚落變遷、轉變與再生。另規劃「物產小舖」,展售地方特色物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