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防災!開放街圖應用興起,挑戰Google Map地位

 開放協作是網路文化中重要的精神,過去維基百科展現了驚人的影響力,現在,在地圖的應用上,也出現類似的作法,比如尼泊爾地震快速描圖協助救難組織救災、海燕颱風標出倒塌的房屋,這些都是開放街圖Open Street Map(簡稱OSM)社群成員在地理圖資上的應用。

地理圖資不只可用於防災,還可用於適地性服務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商業應用十分廣泛。根據Berg Insight預估,2014年全球手機LBS應用的營收預估為114億美元,到2020年將會成長至387億美元,年成長率達22.5%,接下來幾年將有爆發性成長。

開放街圖由英國的Steve Coast發起,採用類似Wiki的協作編輯以及開放的授權與格式,因而被稱之為「維基版的地圖」,也被視為Google最強大的競爭者。2014年Telenav旗下產品Scout轉為使用開放街圖的地圖,而Facebook也放棄使用Nokia的Here地圖,在亞洲使用開放街圖的地圖。

也有新創公司使用OSM地圖,例如讓全球使用者可下載離線地圖的MAPS.ME、打卡網站Foursquare。還有今年B輪融資募得5,255 萬美元的地圖新創公司MapBox,也使用OSM開源地圖幫使用者設計各種好看的地圖,例如復古風、海盜風或黑白地圖等等。隨著這些科技公司使用開源地圖,開放社群群眾外包的成果也已經應用在商業上。

美國勞工部及教育部早在2011年就定義生物科技、奈米科技以及地理空間科技為三大「吸金」產業,具有高附加價值,而台灣政府卻從未把地理圖資與產業扣連在一起,也並未看到地理圖資的商業價值。

OSM圖資:LBS應用強大軍火庫

開放街圖資深圖客(mapper)鄧東波分析,過去地理圖資多數掌握在政府手上,美國政府發現地理資料其實有許多商業價值,他們在談地理圖資時,是把智慧城市、物聯網整合在一起談整體的架構,但是台灣政府或業界把物聯網、雲端跟地理圖資分開談,視為不同的領域,較少談資訊要如何整合。

開放街圖圖客鄧東波
(圖說:開放街圖圖客鄧東波說,過去並沒有地理服務產業,而地理服務還有多元的發展性。圖片來源:取自COSCUP。)

「地理圖資應用多,只是大家想像力不夠!」鄧東波說,過去並沒有地理服務產業,事實上,地理服務可以很多元,只是大家想事情往往只考慮到一個面向,以為地理圖資無法做成商業應用,或是在台灣的應用只局限在YouBike App而已。

鄧東波舉例,大家談到LBS時,想的是經過某家店,App自動推播優惠訊息給消費者?或是在商場裡面用來定位商品位置的服務?鄧東波說,其實LBS還有許多應用,讓地圖能夠有更創新的附加價值。

例如,2013年被Google用10億美元收購的以色列導航服務提供商Waze,讓用戶可用App自行舉報車禍路況、更新調漲的汽油價格、超速監視等等。鄧東波舉例,flickr其實可以透過照片辨識外國人和在地人最喜歡去的景點,再用LBS或SMS簡訊推播相關旅遊資訊。

開放街圖再加上政府開放資料,也可以有許多應用,像是蒐集全國速限,再加上OSM地圖的GPS資料、警廣訊息及ETC資料,就可以提前預測哪些路段會塞車,解決連假最令人頭痛的塞車問題。當有重大事件發生時,可以用SMS直接發簡訊給附近基地台的用戶,也或者可讓使用者下載App做推播通知。

現在科技創業很盛行,創業者苦於Google Map要對每日存取超過2千次地理圖資的使用者收費,OSM的開源地圖不失為創業者的一大福音。但在台灣使用OSM地圖的除了開源社群的人,如g0v,很少有創業者真的使用OSM地圖。

開放街圖社群的貢獻者認為,與其為Google等私人公司貢獻地圖資訊,他們比較信任第三方的開源地圖,因為那符合開源精神開放、透明的核心價值。

事實上,Google Map的收費設計連台灣政府都無法使用,所以政府單位只好花錢建造通用版的電子地圖,目前創業者或民眾若用WMS(一種地圖顯示在瀏覽器的技術)的話,可以免費使用通用版電子地圖,明年也許政府會開放某些圖層的資料。

像OSM這樣的開源地圖,其實政府可以是最大受益者,只是目前還卡在開放授權的問題。政府各單位擔心使用OSM地圖的話,若有修改就得同時更新至OSM社群,而且這份地圖就變成開放授權,另外,政府單位也擔心開源地圖的正確性,不想背負地圖可能錯誤的法律責任。開放街圖社群倡導政府應有容錯能力,社群貢獻者多,使用者若回報錯誤資訊,即時修改即可。

鄧東波說,政府使用OSM地圖往往會有不願開放授權的問題,紐約市政府想了一個解方,在2011年建立開放資料平台,並在2013年開放建物外框線和住址點位等資料,與新創公司MapBox和OSM社群合作。由於MapBox也是OSM社群的成員,由Mapbox負責開發程式檢測建物與住址資料的修改,再定時用E-mail方式通知政府相關單位,政府再進行手動修改,透過第三方服務跳過政府地圖必須符合OSM開放授權標準的規定。(參考資料:政府與OSM社群合作模式

快問快答:

1、開放街圖OSM是什麼?
2004年源起於英國,由Steve Coast所成立。跟開放資料(Open Data)核心精神一樣是開放與自由,OSM是由在地及全球群眾共同協作、繪製(mapping)的地圖,強調資料的開放格式、使用開放源碼的工具、開放授權。

2、OSM的地圖從哪裡來?
用高解析度的衛星影像,把公路和建築物的樣子描繪出來。2004年開始,大家把GPS的行跡(trace)以及NASA所提供的衛星影像上傳,OSM社群貢獻者把道路畫出來,2010年發生海地地震後,微軟Bing Map將地圖專屬授權給OSM社群使用,後來才有衛星影像及航照圖。

3、台灣OSM社群發展情形?
2007年,有一名西班牙人和一名德國人畫台灣的地圖,2008年鄧東波在郵件論壇看到有人提出台灣海岸線的問題。2009年開始有台灣OSM社群貢獻者畫台灣,鄧東波也在2011年左右開始翻譯OSM的文件,例如路的屬性等等。2012年開始陸續舉辦大型研討會及Mapping Party等活動。目前台灣已有3千至4千人貢獻過OSM地圖,社群活躍者約有20名。根據研究統計,12個人可以完成台灣80%的OSM地圖。

4、開放街圖可以用做商業使用嗎?
可以,唯一的限制是,只要對地圖有任何修改、更新,都得用開放格式將修改、更新後的地圖更新至OSM社群,並同意開放授權。若是要將OSM上的地圖印下來拿去販售、直接引用OSM地圖做加值及商業應用,只要沒有牽涉到地圖的修改,都可以不必用同樣開放的格式開放出來。

5、使用OSM地圖的理由?
OSM地圖是地圖版的維基百科,因為地理圖資往往太貴,許多資訊也不透明。開源地圖可做到資訊揭露,像是核電廠、災害的位置,除了國防安全之外,地理圖資都應該讓民眾都能使用。其次,Google Map不能修改,OSM地圖可以讓人修改、自建想要的地圖,例如台灣環境協會就建立飲水機地圖、德國新創公司發起殘障廁所地圖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