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11 徐子軒
近年來,先進國家出現「高齡犯罪」普及的現象。對於這種情形,最直接的解釋是因為人口老化且壽命延長,老人越多,老人犯罪人口自然也會越多。許多先進國家都已是聯合國定義的高齡化社會,那麼老人犯罪率按照比例遞增自不能免。
然而此種解釋不夠完整,還需從兩方面評估。一是人口老化的速度與高齡犯罪的成長速度,也就是每年65歲以上人口增加的比例,高於或低於當年老人犯罪率;再來是高齡人口占整體犯罪者的比例,也就是每年究竟有多少老人觸法。
這並不是說日韓兩國充斥老人罪犯,以老年人口比來看,犯罪者仍是極少數,日韓仍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安全國家。但它們不尋常的高齡犯罪趨勢,在高收入經濟體裡格外引人注目。
▌日韓老人犯甚麼罪?
依照日本官方資料,2016年約有22萬多人被起訴,其中高齡者約4萬7,000人,佔了近21%。高齡者觸犯刑法的人數雖是近十年來新高,也是20年前的3.7倍,但犯罪成長幅度相對穩定,大約每年增加1~2%。
韓國老人犯罪則有大幅成長趨勢。根據韓國政府報告,從2011年到2013年,65歲以上犯罪數增長約12%,老年人口增長率則為9.6%。同一時期,其它年齡組的犯罪率則下降或保持穩定,直到去年都維持這樣的態勢。韓國的人口老化比日本緩慢,老人佔總犯罪比例較少,但隨著老化加速,高齡犯罪現象也可能將更顯著。
日本老人們主要犯的是竊盜罪,約佔整體七成,竊盜向來是日本刑法犯的最大來源,不足為奇。然而十多年來竊盜罪整體比例不斷減少,2016年度更是二戰後最低紀錄,但高齡竊盜犯罪卻創下新高。
有別於日本老人多集中於竊盜罪,韓國老人的罪行較為多樣。以2013年統計為例,最多的是暴力犯,佔18%,包括家暴、恐嚇脅迫等;再來是智能犯罪(包括詐欺、偽造文書等)近17%,竊盜只有5.7%。
有些論者主張,韓國有近5成老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是OECD國家最低,因此強調經濟是他們犯罪的主因。但分析罪行種類可知,韓國長者有著與日本截然不同的犯罪傾向,足見經濟不是影響犯罪的唯一因素。
引起注意的還有服刑人數。截止2016年底,日本60歲以上的受刑人約佔總服刑人數的兩成。2017年入獄的高齡者約為2,400多人,已是20年前的4.2倍,其中女性高達9.1倍,絕大多數都是在商店順手牽羊。老人們的再犯率也較一般更生人為高,前者有70%,後者約為59.5%。
▌犯罪的經濟動因
比起一般更生人因為走投無路或難忍誘惑而再度犯案,老人們看待監獄似乎有不同的觀點。部分苦於生計的長者認為,監獄可確保他們餐宿無虞,雖然失去自由,但在外的生活也不見得多好。甚至對一些獨居者來說,獄中還能認識牢友,至少有人可說話,不至於「孤獨死」。
根據日本年長服刑者的背景分析,約27%的親人不是臥病就是過世、21%與家族幾無聯絡、15%與配偶交惡導致缺乏生活費。當然,這些都不是正當化犯罪的理由,但反映在一個老人身上的是貧窮無助的悲哀。原來他們應可藉由社會福利系統援救,卻因自己拒絕、被人遺忘或是弱勢背景,轉由既不治標也不治本的刑罰處理。
人年紀一大,身體就會有問題,受監禁的老人也不例外。日本政府調查指出,60歲以上的犯人有近14%有失智症,換算人數約9,700人。這意味獄警的功能不只是戒護,還可能要提供照護,工作量與性質變異,使不少人因而辭職。政府還得提撥醫療預算做特殊處置,而這正是無人照料之長者所期待的部分。
如2015年日本監獄用於健康照料的預算為5.6億日圓(約1.65億台幣),10年前這個數字是3.2億,暴增主因是來自年長受刑人增加的需求。再看2016年,日本獄政總預算約2,300億日幣,受刑人平均分配約420萬。若一長者偷竊200圓的麵包,被判兩年徒刑,就要花840萬來矯正200圓的犯法行為,可見判決的無奈與荒謬。
學界一般把犯罪處遇模式分為懲罰、矯正及正義三種。懲罰是為了報復犯罪者破壞秩序,目的在於嚇阻與隔離;矯正是為了治療犯罪者受內生或外在影響,目的在於教育與感化;正義可說是懲罰模式的轉型,同樣為了對付自由意志的犯罪者,目的在於確保社會公平。
然而,無論何種模式對於某些老人似乎都無用武之地:自願犯罪的老人並不在乎再犯,相反地他們更願意長住監獄;他們也不在意監獄培訓,那是給年輕更生人的機會;民眾更不會因為聽到一位老人偷竊麵包受刑而額手稱慶,大聲支持法官的判決公正。
面對監獄福祉化,變相成為養老中心,有論者認為無論是從人權或效益來看,監獄絕對不是解決高齡犯罪的良方。如果只談經濟層面,優先解決長者生活困境以減少犯罪,應為合理的選項。
以日本研究觀之,貧困養老金一年是78萬日圓,扣除基本生活開銷,如每月3萬元房租、一天1,000元的餐費等,仍短少22萬。若政府補足這些基本開銷,以截至2016年底,約9,300位老齡服刑人計算,養老金預算將多支出20億。
對比上述的獄政預算,顯然划算許多。當然,政府不能光出錢而不做其他的社福配套措施,像是醫療或護理服務,所以還得再加碼補助。但根據研究,即使個人再多發60萬圓,也遠少於把人關進監獄的支出。假設補助能因此勸阻七成犯罪(竊盜罪為主),那麼日本政府每年可省下300億,類似的倡議亦可見於韓國。
問題是這種做法能否獲得民眾支持?沒有民眾支持便很難在國會過關。從納稅人的角度來說,若每年要多花稅金來補助潛在犯罪者,恐怕很難接受。更何況沒人可保證發錢就一定能解決犯罪問題,因此這些倡議付諸實行的可能性極低。
單從經濟面而言,老人們或基於退休儲蓄不足、醫療生活成本提高等因素,都可能誘使他們以身試法。政府在這方面能做的預防措施極為有限,很難增加養老金或其他特殊補助,頂多就是平抑物價、協助再就業、改善長者雇傭條件等基本政策,效果也極為有限。
▌心理與社會動因
除了經濟層面,高齡暴力犯罪增加的趨勢,則與社會和心理因素比較相關。
在韓國,以殺人、強制性交、強姦等重大案件來看,高齡犯罪從2013到2017年增加70%,傷害事件則增加43%。2014年強制性交的數量更是驚人,佔所有重罪的89%;日本的情形雖然好一點,但也可發現案件變多,2008年老人暴力犯罪約佔整體的4%,2016年上升至12.4%。
老人犯下謀殺、縱火等罪行,有的固然是為了金錢利益,但也有些是基於心理因素。如果將犯罪單純歸因為經濟,就很難理解案件全貌,更遑論找到解方。
另外,老人犯下強制性交等性犯罪也在增加,且再犯率很高,特別是在韓國。由於體力等生理限制,老人性犯罪通常是由於酗酒、濫用藥物或精神疾病驅動,孤立、焦慮、無聊等情緒亦可能發揮作用。
日韓兩國的獨居老人在兩到三成左右,人際隔離會削弱社會規範的約束力,以犯罪表達其抑鬱。獨居可能是由於喪偶、離婚等因素,有針對日本老人竊盜罪的研究則指出,喪偶會減少老人犯罪的風險,離婚則會增加。
日本的離婚率雖低於西方,卻更容易造成家庭關係破碎,這是基於文化的傳統觀點。因為老年男性離婚後覺得他們被家庭拋棄,等於是一種污辱,故切斷與家族成員的聯繫。失去家庭可能減少社會約束,因而降低遏制犯罪的動力,韓國老人也有類似的情結。
為了應對情勢,日韓政府都有推出一系列政策。像是加強社區聯繫、醫療服務、生活技能培訓、懲教設施再教育等。但這些舉措都非常基本,也行之有年,若真能奏效,高齡犯罪率不會連年成長。
▌AI能抑止高齡犯罪嗎?
犯罪其實是人類的老問題,用老方法似乎已經不能解決,新世紀應該要有新的處理辦法,那就是AI。如業界正在開發移動式遠距親臨機器人(MRT),號稱能打破距離,讓人與人遠距視訊溝通,亦能提供醫療監控。
類似的還有寵物機器狗、人形機器人,試圖減緩老人的孤獨,進而減低犯罪動因。在人力缺乏的未來,高齡犯罪者入獄也更需要機器人輔助獄中生活。
由於AI與機器人價值不斐,因此政府必定得補助、鼓勵相關產業發展,這也符合日韓兩國的策略。尤其是日本,挹注大量資源開發機器人,將其視為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良方。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AI無論是照料或監控老人,都迴避不了倫理問題。目前有些機器人透過編程,可以模擬人類情緒,以同理心與人們互動。有論者批評機器人並沒有感情,只是讓人覺得它有感情。說穿了,都是業者的把戲——提供升級服務,以獲得更好的銷售業績。
此外,大多數的機器人與人類的相處模式仍舊有限,AI仍無法模仿人際關係細微之處。因此有論者認為,長期與機器人相處反而會讓人的思維單一化,情感也可能更受壓抑。但這些都只是學理上的思辨,在機器人尚未普及前,仍沒有絕對答案,還得看未來AI是否能超越人類想像的進化。
再談到監控,不少國家都有AI配合CCTV防範犯罪。儘管有侵犯隱私的批評,但在維護安全的大纛下,仍可見大量使用。像是日本一些店面已引入所謂的AI安全警衛監視裝置,減少了4成的被竊率。但這只能預防與嚇阻一般人,對於意圖犯罪入獄的老人,反而方便他們更容易被抓到。
可穿戴裝置也是減少犯罪的關鍵,前文已經分析過老人監禁的經濟效益。如果不想監獄變成養老中心,又要維護法律的公正性,以居家監禁代替監獄,強制配戴裝置監控,或許是折衷方案。一方面裝置可連結警方或店家,提前阻止違法行為,一方面如果犯罪是心理疾病所驅動,裝置亦能提供健康管理。
不過,縱然AI能達到抑制犯罪的效用,也無法從根本改變人類犯罪的動機。日韓兩國高齡犯罪的趨勢,違反所謂的犯罪生命週期理論——亦即犯罪行為在青少年時期達到頂峰,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下降,近來台灣也隱然出現這種趨勢。日韓都算成功西化的國家,但比起西方國家,高齡犯罪現象卻甚為顯著,這可能暗示著由西方文化主導的現代化過程,與東方傳統有扞格之處。
高齡犯罪如同少子化,是長期累積的趨勢,即便現在政府能找到對策,其效果可能要一兩世代以後才會顯現。在那之前,我們仍會看到老人們年復一年的進監服刑,犯罪率恐怕也將穩健成長。
目前討論的高齡犯罪,主要屬於嬰兒潮世代(1946-64年生),接下來的X世代(1965-80)與千禧世代(1981-2000),也就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大多數讀者,若論平均餘命,雖然不如沉默世代(1928-45)長壽,但比起飽受工業發展之害的嬰兒潮世代恐將只高不低,未來退休後的經濟條件不容樂觀。
加上X世代之後的婚配與生育狀況,平均不如嬰兒潮世代,不少人終生不婚不育。換言之,這些世代老化後,與社會的連結可能更加薄弱,進而增加犯罪動機。諷刺的是,各國政府多年來極力處理青少年問題,花上大筆預算,加上少子化趨勢,少年犯有減少跡象,日本2017年還廢除了奈良少年監獄。但是青少年長大之後,卻得面對一個高齡化犯罪的社會,自己也有可能成為其中一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