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大溪 大嵙崁前世今生地方故事展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6 月 01 日訊】
台灣俗語「台灣有唐山公,無唐山嬤」,是因為早期移民來台灣的大部分是男子,但200年多前,桃園大溪中庄有位唐山嬤,獨自帶著4個孩子勇敢渡過台灣海峽,來到台灣發展,為了紀念這位勇敢的阿嬤,特將她的故事寫成書,並舉辦相關展覽,讓遊客更能瞭解大溪的在地故事。
鄉親鄉情/300年前「唐山嬤」 足跡遍桃園中庄| 台灣百寶鄉| 地方| 聯合 ... 

桃園大溪中庄調整池是桃園新的觀光景點,裡面也有唐山嬤勇敢渡台的冒險故事,中庄陳五常家族的太祖嬤,在200多年前為了生計,獨自帶著4個孩子,渡過黑水溝(台灣海峽)來台灣,透過她的故事,看見一家人如何在無燈、無糧、無地的荒草河岸建立家園。
文史工作者 陳錦昌:「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很歷史是來自於民間,只有透過在民間搜集,我們才會看到原來這裡是很豐富的,」「從這陳五常家族的族譜,我們發現他們家也出過秀才,在過去我們由上而下的歷史裡面是看不到這樣的材料的,所以這是我們比較感動的地方。」
桃園市長 鄭文燦:「中庄這個地方隸屬於鶯歌,在1920年才改隸為大溪,今天也是同時是中庄改隸為大溪100週年慶,我是希望中庄,這邊過去有港口、有輕便鐵道,有非常豐富的歷史,現在我們有中庄調整池,有中庄的土丘運動公園,未來還會有大鶯交流道,中庄會成為一個新的觀光亮點,我是希望把過去失落的歷史找回來。」
文史工作者透過老照片、文物、耆老的訪談,發掘中庄豐富的歷史,鄰近的烏塗窟地區曾是煤礦產地,也擁有上千公頃的茶園;順時埔地區則是大溪最好的稻米產地。
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李世明:「不管是中庄也好,或我們做的烏塗窟也好,都是這樣,早期很多人來打拼,創造這裡的產業歷史文化,包括煤礦等等,所以我們特別有興趣,從老街以外的這些地方,小角落,去發掘一些大溪的故事,來呈現給大家。」
大溪擁有豐富多彩的歷史,這次透過新書及手繪導覽地圖,搭配田野訪談故事的展覽,讓遊客更能了解大溪的在地故事。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淑霞 張年潔 台灣桃園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