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雙重壓力之下,長照服務面臨人力極度短缺的窘境,鄰近的日本「在地老化」三階段發展進程,可做為台灣落實在地化的參考借鏡。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分析師何翠蘋指出,日本政府透過政策,結合醫療單位、民間企業、志工與公部門各方資源,提供長者在家庭、社區潛在的保健、醫療、福利等需求,逐漸達成日本型的在地老化模式,可作為台灣未來的參考借鏡。
日本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國家之一,老年人口在2025年例可能突破30%。但全時照護的老人安養機構,因讓長者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與脈絡,很大程度地忽視了長者的情感需求,讓各國開始提倡「在地老化」的概念。
日本發展「在地老化」照護服務可區分為3個發展進程,首先是1989年制定黃金計畫,共有8大重點,大抵為建置健康照護所需的硬體設備及人才培育、長壽科學之研究與教育、以及興建機構所衍生的土地活用問題。
1994年修定「新黃金計畫(New Gold Plan)」。不僅對老人照護服務範疇及人物力擴充,更重要的是對未來政策的架構提出4大基本理念。包括「使用者本位、支援自立」、「普遍主義」提供普遍性長照服務。、「提供綜合性服務」,以及「社區主義」,強化地區性長照服務機構與居家照護支援中心功能。
1997年正式通過介護保險法,由政府(保險人)與長者(被保險人)共同分擔介護所需的費用。台灣於2007年提出長期照顧10年計畫,便是參照日本的長照政策。未來可學習日本的介護保險制度,並修改其根據長者不同失能程度提供不同額度給付矛盾缺失,轉為相對應獎勵制度,強化誘因,解決財政負擔問題。
日本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所以政府透過政策結合各方資源,達成日本型的在地老化模式,台灣也面臨相同的問題,此做法可作為台灣未來的參考借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