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冊東亞文化圈的日本單元補充資料~水產市場搬遷一年,東京築地如今什麼樣?

2019-10-17 19:52日經中文網 
市場關閉1年後的東京築地街頭開始發生變化。市場遷至東京豐洲,到築地採購食材的人員出現減少,不過場外市場(築地市場分為場內和場外,場外市場不搬遷)的店舖因外國遊客的光顧而十分熱鬧。面向訪日遊客的和食料理教室很有人氣,用英語接待顧客以及營業到深夜的餐飲店增加,築地呈現出全新的面貌。
「請按照鮪魚、芥末和米飯的順序擺好握成團」,9月,和食料理教室「TSUKIJI COOKING」來了20名訪日遊客。訪日遊客們在老師矢島由希子(51歲)的英文指導下,花二個小時嘗試製作了壽司和照燒魚等料理。該料理教室于2013年開業,每月約有350名客人,絕大部分是訪日遊客。
築地場外市場的料理教室裏的外國遊客(9月,東京都中央區)
築地場外市場的料理教室裏的外國遊客(9月,東京都中央區)
來自美國的布魯克(音譯,24歲)是第一次製作壽司,他滿意地表示,「是一次很棒的體驗。感覺在家也能做」。
市場剛搬遷時,日本國內「有的顧客誤以為場外市場的店舖也會關閉」(店舖相關人士)。另一方面,在海外,築地作為觀光景點的知名度提升,不斷有訪日遊客拿著介紹場外市場的旅行手冊來到築地。
老牌刀具店「東源正久」的所有員工用英語接待顧客。雖然用英語介紹刀具的專業知識很難,但代表董事小川由香表示「不介紹清楚是不行的。員工們一起努力學習英語」。如今店內一半以上的顧客是外國人。
海苔店變身餐飲店
伊藤海苔店的第4代店主伊藤信吾(35歲)在市場遷走後的2018年11月開設了「MATCHA STAND MARUNI」。他在顧客面前打抹茶、然後像濃縮咖啡一樣倒入牛奶或豆奶的情形被發佈到Instagram等社交網站上,在訪日遊客和女性等群體中獲得人氣。伊藤表示,「希望在場外市場與大家齊心協力守護築地特有的風情」。
晚上的築地也變得明亮起來。在很多人一大早就開工的市場搬遷之前,不少店舖過了午飯時間就放下捲簾門停止營業,而近來營業到深夜的餐飲店越來越多。
從傍晚6點開始營業的居酒屋「Baccanale」開業於市場關閉的三個月前。該店的負責人表示,「希望打造新的築地形式」。店內一位40多歲女性表示,「與熱鬧的銀座不同,在夜晚安靜的築地喝點小酒也不錯」。
有的店舖銷量減少
不過,市場搬遷也對不少店舖的經營産生影響。銷售鮭魚魚塊的「MARUTA食品」的男員工表示,「與大量購買食材的採購人員相比,遊客的購買量較少」。雖然面向訪日遊客推出了燻製魷魚等小菜,但是銷售額未能增長。
海苔和海帶等海産品銷售店的男員工也表示,「採購人員不再來築地,銷量減少了三到四成」。他表示附近一家銷售水産品的店舖為了吸引遊客,已經改成了麵包店。
東京都中央區為了使築地在市場搬遷後繼續保持活力而開設了商業設施「築地魚河岸」,吸引了約60家以中間商為經營母體的零售店入駐。其中有銷售紅金眼鯛和赤鮭等鮮魚的店舖,不過也有早早撤出、店門緊閉的店舖。
大型零售企業直接從産地採購水産品,中間商的經營環境越來越嚴峻,在此背景下,築地市場的搬遷可謂雪上加霜。入駐店舖的男員工表示,「築地變成觀光景點是好事,但是也不希望魚市的氛圍消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