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三冊西歐補充資料~荷蘭篇/棄圩田復水道 還地於河與自然共存

荷蘭篇/棄圩田復水道 還地於河與自然共存

2014-08-11 00:00:00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記者陳乃綾/荷蘭採訪



荷蘭蘭斯塔德地區,雖是政治、經濟發展重要地帶,但郊區仍保有田園景象。 記者陳正興/攝影



走在荷蘭南方知名觀光景點「小孩堤防」上,放眼望去,十八座巨大的美麗風車佇立轉動。荷蘭號稱風車之國,但多數人不知道,荷蘭風車作何用途?

荷蘭全國三分之一土地低於海平面,為增加土地生存空間,荷蘭人過去築堤控制河道流向,在原本是河道的區域上,建起眾多風車,利用風能抽乾河水,形成可供居住和農用的「圩田(polder)」。

全荷蘭約有三千處大小圩田,顯見荷蘭人「與水爭地」歷史悠久,歐洲有句諺語:「上帝創造世界,荷蘭人創造荷蘭。」

然而,近年氣候劇烈變遷,低漥地面臨海平面上升與河水暴漲威脅。荷蘭的空間規畫與河海管理觀念,已從過去「人定勝天、與水爭地」轉為「與自然共存」。

荷蘭「三角洲委員會」是負責治水的獨立機構,資深顧問艾爾凡(J. van Alphen)說,為避免洪災,政府過去選擇在河岸築堤擋水打造圩田,創造新的生存空間;但河川日益沉積導致水位升高,河堤也越築越高,多處河堤已出現潰堤危機。




從與水爭地到與水共生,荷蘭近年往水面上發展居住空間。三座足球造型的實驗性「漂浮屋」,是鹿特丹南方之角新地標。 記者陳正興/攝影



花了十年 與民溝通

三角洲委員會兩千年提出「還地於河計畫」,放棄部分人工造陸的圩田,恢復河水原來水道,計畫總長達三百多公里。

為了瞭解還地於河計畫,隨行採訪的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邀請他過去在聯合國水環境教育學院擔任客座教授時的老同事周仰效教授,帶領聯合報系採訪團隊,探訪荷蘭南方的比斯堡國家公園。這塊公園旁,就緊鄰一塊「圩田」。

在圩田與萊茵河支流瓦爾河之間的大堤上往內看,可見一道新堤防正興建中,堤上還有三座水閘門。這就是荷蘭政府兩千年啟動的「還地於河」計畫地點之一。

周仰效說,新堤竣工啟用後,政府將打掉舊堤,讓堤防向後推移,使河道加寬、水位隨之下降;堤防水閘門則在洪汛期間打開,洪水流入可以滯洪的圩田,紓解對下游的威脅。

艾爾凡說,為順利執行還地於河,荷政府花十年時間與當地居民溝通,再以略高於市價價格徵收土地並撤離居民與農舍,加上工程款共投入廿億歐元。這些新堤防工程明年全數完工後,新的萊茵河防洪計畫即將啟用。

三角洲委員會做的不只這些。北海兇猛海水在風暴期間經常引起海水倒灌,導致低窪地區澇災,荷蘭一九五○年陸續啟動三角洲工程,在海岸構築堤壩和出海口的大型水閘道,阻擋北海海水對陸地的騷擾。



三角洲工程。 記者陳正興/攝影



三角洲 護蘭斯塔德

荷蘭中西部由阿姆斯特丹、海牙、鹿特丹、烏特列支四大城市環繞圍成的區域,稱做「蘭斯塔德(Randstad)」。三角洲工程不僅讓荷蘭居民不再懼怕海水倒灌,也讓荷蘭境內城市縱橫交錯的運河維持穩定水位。三角洲工程,可說是保護蘭斯塔德精華地區無憂發展的大功臣。

從與水爭地到還地於河,荷蘭善於因應環境變遷進行調適,讓土地利用達到最適合生活的狀態,「把空間還給自然、把時間還給人民」。

隨行採訪的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說,台灣國土面臨地盤下陷、洪災問題,與荷蘭低地非常類似,荷蘭花十年完成還地於河,以更高思維看待國土規畫;反觀台灣,從八年八百億到六年六百億,治水卻只停留在工程手段,也無法確保不再淹水。

李鴻源說,台灣不需完全複製荷蘭方法,但如何重新規畫土地、與自然和諧共存,整體邏輯應向荷蘭學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