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09:06全球中央
【文、攝影/黃齡儀(旅居斯德哥爾摩)】
根據瑞典國家統計局2015年的調查顯示,瑞典有11%的女性與17%的男性完全沒有親近的朋友,3.5%的女性與2.8%的男性幾乎不曾與親戚朋友碰面。2017年的資料顯示,全國共有170萬獨居戶,占全國總家戶的39%。瑞典紅十字會在2015年也曾做過調查,發現40%的瑞典成年人感到孤獨。
瑞典的離婚率也居高不下,根據歐洲統計局的資料,在2016年,瑞典人離婚率高達44%。在這個被稱為是世界上最令人感到孤獨的國家,常有人際關係冷漠、交不到朋友、找不到人說話的問題,甚至有獨居者在公寓裡死亡兩年後才被發現的新聞。瑞典人為何那麼孤獨呢?
寧向政府求救 也不願要求家人幫忙
2015年參展斯德哥爾摩電影節的紀錄片《瑞典愛的理論》(The Swedish Theory ofLove),是導演格蒂尼(Er i kGandini)用來探討為何瑞典人那麼孤獨的電影。義瑞混血的導演敏銳地觀察這兩種不同文化,在一篇專訪裡他說:「我20歲時從義大利搬來瑞典,但還是不了解為什麼瑞典人這麼過度地重視隱私,這麼排斥依賴家庭和他們的父母。因為在義大利,家庭是那麼重要且自然而然的是生活的一部分。」
他提到,「在瑞典有一個很強的意識形態,就是沒有人應該在財務上依賴親戚,在這個社會裡,老年人不應該和他們的孩子同住;年輕人也該在滿18歲時搬出去住」。
「當有那麼完善的社會福利系統時,人們不需要彼此幫助,依賴政府就行了。」寧向政府或機構求救,也不願向家人要求幫忙,真是一語道破瑞典的家庭關係,而這也與政府鼓勵個人獨立的政策有關。
社會福利體制支持 除卻人們財務義務關係
自1971年政府進行改革,取消家庭綜合所得稅,徵收個人所得稅,此舉在鼓勵家庭中較低所得個人不因減免而不去工作,換句話說,低所得的家庭成員不會因為財務的依賴而勉強維持關係。
此外,政府也提供年輕人獨立居住的財務基礎。16歲青少年上高中後,每月可獲政府補助1,250克朗(約新台幣4,500元),直接匯入青少年戶頭;青少年上了大學後,每週可獲得2,611克朗(約新台幣9,400元)的貸款和補助,每月共約新台幣3萬8,000元。其中的7,280克朗(約新台幣2萬6,000元)是學生貸款,其餘為政府補助。
不同於銀行貸款,學生貸款的利率低,且可因失業、生病等理由而延遲還款。許多年輕人上大學後,不依賴父母親為主要財務來源,透過這項政策財務自主。即使家中經濟來源無虞,大部分年輕人仍會申請學生貸款,而不會伸手向父母要錢,他們認為不依賴父母,就不需因財務理由被父母左右意見,可以自己下決定。
至於長者,政府也提供完善的獨居服務與協助。除了一般人的退休金之外,政府提供從未工作或從未繳稅且年滿65歲以上的長者保證退休金,單身者每月稅前金額為8,076克朗(新台幣2萬9,000元),已婚者每月稅前金額為7,204克朗(新台幣2萬6,000元)。雖然不用工作可獲得退休金,但先決條件為居住在瑞典超過40年。
瑞典長者亦可申請家事服務,因此不須因疾病或失去活動能力而搬到長者之家。家事服務由各個行政區安排,內容從打掃、購買超市日常用品、散步、煮飯等簡單家事服務到量血壓、幫助藥物注射等醫藥服務。家事服務需付費,但每月不超過2,044克朗(新台幣7,400元),對於收入較低的長者亦有減免,政府必須保證長者每月有5,136克朗(新台幣1萬8,500元)的最低生活費用,倘若扣除家事服務後的每月帳戶金額少於此項數字,家事服務費用可以再減免。此外,對於殘疾者或行動不便的長者,亦有專屬計程車服務,可以將殘疾者載送到各地或醫院看診,費用低廉,僅比照大眾運輸的費用收取。
在這樣完善的社會福利體制下,人們不需要其他人的幫助,他們透過政府尋求協助。當人們遇到困難,第一步想的是能申請政府的哪種服務,而不是打電話給家人。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不是因為財務或義務等關係,而是真正想要。然而,這樣去除人與人連結的關係,也缺少了一些人情味。
社會文化鼓勵獨居 孤獨成了難言之隱
對年輕人來說,獨居意味著獨立、成功和擁有豐富的社交生活。許多瑞典的報章雜誌鼓吹獨居,並將獨居賦予「成功」和「擁有許多朋友」的象徵符號。在瑞典的個人主義文化下,人們不輕易分享,而當事實與社會鼓吹的象徵意義不符時,人們又羞於承認,內心的孤寂感更深;對於長者來說,獨居在這個社會裡被視為是自然而然的。獨自居住的長者更不等同於悲苦、可憐和兒女不孝,相反的,這是長者自尊、自信和獨立的象徵。然而,獨居的模式也許僅適用於「擁有成功社交生活」的年輕人或「成功安排退休生活」的長者,更多的年輕人或長者無法跨出「宅」在家裡的窘境,以致於一個朋友也找不到。當有問題發生時,政府的效率有可能未盡人意,卻又無人可分擔時,瑞典於是成了最孤獨的所在。(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