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三冊西歐補充資料~圍堵政策失靈 荷蘭還地於河

荷蘭有四分之一的國土低於海平面,近幾十年來極端多變的氣候造成水災益發頻繁,荷蘭政府選在地勢低窪的萊茵河三角洲展開「還地於河」計畫(Room for the River),還給河水氾濫的自由,以換取人民生命財產的更多保障。1995年整個歐洲歷經嚴重水災,荷蘭萊茵河沿岸25萬居民和上百萬動物被迫撤離,經濟損失達百億美元。



荷蘭政府開始檢視現行防洪政策,發現加高堤防只會讓更多的洪水進入陸地,在堤防內形成更強大的破壞力。既然拉高堤防行不通,何不乾脆壓低水位?專責治水的「三角洲委員會」遂在2000年倡議「還地於河」。
銘傳大學都市規畫與防災學系教授陳亮全表示,正因為全球氣候變遷,水患愈來愈難以掌控和預防,所以荷蘭乾脆放棄與水爭地,改至他處開發,而歐陸多國也都開始嘗試「還地於河」的新思維。

荷蘭多種「還地於河」的措施事實上殊途同歸,都是在增加萊茵河的河水流量。這項野心十足的全國性計畫耗資23億歐元,總長度約300公里,多數已在2015年前完工。
荷蘭萊茵河沿岸共計400萬人,「還地於河」影響最大的是住在圩田區的居民。這些居民得放棄住宅、農田和牧場,就為了預防性的滯洪使用,他們說什麼也不願意。
荷蘭政府為使政策推動順利,在溝通上費盡心思,除先整合中央、地區和地方政府以及設計部門的意見,最困難的還是與居民就規畫方案和後續補償達成共識,在10年期間,荷蘭政府和各地居民展開馬拉松式的談判,也善用地理資訊輔助工具,降低民眾參與規畫的門檻。
荷蘭中部的坎朋(Kampen)政府想在其南方靠近艾瑟河(River IJssel)區域拓寬河道,蓋新鐵路支線,在5種開發案都遭居民反對下,密集舉辦說明會,最後居民在設計師協助下提出了第6個解決方案。荷蘭過去以填土造陸的人定勝天精神為傲,如今面對海平面上升、地層下陷的新挑戰,學會了尊重大自然,努力與水共存。【取自中時電子報】2015/12/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