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三冊東歐補充資料~殺死你的猶太《鄰人》:「受害者」波蘭也曾反猶大屠殺?

2018/12/07 陳品諭

難道波蘭人的手上,真的從未沾上一滴無辜猶太受難者的鮮血嗎?圖為1943年,華沙猶...
難道波蘭人的手上,真的從未沾上一滴無辜猶太受難者的鮮血嗎?圖為1943年,華沙猶太區的猶太人,被納粹親衛隊捕抓,準備送往集中營。 圖/美聯社
今年二月,波蘭在右翼執政黨「法律正義黨」主導下,通過了《國族記憶研究院法案》的增修條文,又稱〈猶太大屠殺史實糾正法案〉。根據法案規定,
對於聲稱「波蘭民族或波蘭共和國」應為納粹罪行負責者,得處以罰款或三年以下徒刑。
法案的支持者一致聲稱,本來就是納粹德國要為猶太大屠殺和集中營負責,波蘭身為納粹暴行的頭號受害者,理所當然要透過修法來矯正視聽、捍衛波蘭的清白。不過反對者卻質疑,過去二十年來的歷史研究早已推翻了這種非黑即白的論述,畢竟納粹的猶太人滅絕計畫得以順利進行,各占領區及盟國也是直接或間接的幫凶。難道波蘭人的手上,真的從未沾上一滴無辜猶太受難者的鮮血嗎?
1941年的「耶德瓦布內猶太大屠殺」,最常被引用來批評〈猶太大屠殺史實糾正法案〉...
1941年的「耶德瓦布內猶太大屠殺」,最常被引用來批評〈猶太大屠殺史實糾正法案〉堅持的「波蘭清白」。當年在耶德瓦布內小鎮上,當地波蘭居民殺死了半數的猶太人。圖為大屠殺發生之前,小鎮上的猶太人合照。 圖/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
批評本次修法干預歷史研究和公眾討論自由的評論家,最常引用的正是讀者手中的這本《鄰人》。作者楊・格羅斯揭露了人口占波蘭耶德瓦布內小鎮半數的猶太居民,於一九四一年七月十日當天慘遭當地波蘭居民盡數屠戮的黑暗歷史。當本書波蘭文版於二○○○年問世時,由於內容爆炸性十足,加上媒體大幅報導,引發國際社會密切關注,更促使社會各界展開激烈的自省與辯論。不僅國族記憶研究院介入調查耶德瓦布內大屠殺事件,波蘭總統更親自出席大屠殺六十週年的官方紀念儀式,並以波蘭總統兼共和國公民的身分公開致歉,請求猶太受難者在天之靈及其家屬的原諒。
本書翔實記述反猶屠殺期間令人髮指的暴行,並且強調傳統反猶情結及教會的袖手旁觀,都是讓鎮民對鄰人痛下毒手的因素。儘管根據口述歷史和回憶錄記載,二戰前鎮上的波蘭家庭和猶太家庭似乎相處得十分融洽,然而當地民眾和教士的政治立場,卻都是親反猶的右翼民族政黨。表面上雙方和諧共處,私底下卻是滿滿的歧視和偏見,不僅一語道盡了當地的波猶關係,更是許多優勢族群和弱勢族群互動的真實寫照。
《鄰人》爆炸性地揭露了波蘭耶德瓦布內小鎮上,半數的猶太居民,慘遭當地波蘭居民盡數...
《鄰人》爆炸性地揭露了波蘭耶德瓦布內小鎮上,半數的猶太居民,慘遭當地波蘭居民盡數屠戮的黑暗歷史。圖為2010年,紀念耶德瓦布內大屠殺的焚屋行動藝術。 圖/路透社
2001年,波蘭總統克瓦希涅夫斯基(Aleksander Kwasmiewski...
2001年,波蘭總統克瓦希涅夫斯基(Aleksander Kwasmiewski)親自出席大屠殺六十週年的官方紀念儀式,並以波蘭總統兼共和國公民的身分公開致歉,請求猶太受難者在天之靈及其家屬的原諒。 圖/美聯社
果不其然,原本就暗潮洶湧的脆弱族群關係,在蘇聯占領後不久即面臨瓦解。各種關於猶太人與共產黨共謀顛覆波蘭的謠言四起,反猶暴動可說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然而,若非為反猶情結早已根深蒂固,猶太人或許不會成為當地波蘭人宣洩怒氣的代罪羔羊,不實謠言也不會就此一發不可收拾。
不僅如此,當鄰鎮拉茲沃夫的猶太人發覺大禍臨頭,向當地波蘭教士求情,希望他能介入阻止悲劇發生時,神父卻以猶太人都是共產黨同路人為由,毫不留情一口回絕。近年來更有研究指出,耶德瓦布內小鎮一帶的天主教士,在二戰前早已積極煽動反猶情結。例如當地主教通令各鄉鎮教會務必向教徒宣導拒絕向猶太人購買商品;利用教會刊物和週日彌撒宣揚共產主義是猶太人的陰謀;甚至爭取波蘭學童和猶太學童分班上課等等。 在當地教士手中,宗教成為了強化仇恨的工具,更鼓勵信眾將歧視化為行動,耶穌大愛的精神反倒被遺忘了。
因此,耶德瓦布內大屠殺並不只是一樁獵奇案件,而是一齣道德劇:在動盪不安的年代,既有的法治與倫理蕩然無存,因此幾乎不需多做煽動,偏見與歧視的毀滅性力量就得以釋放。
若非為反猶情結早已根深蒂固,猶太人或許不會成為當地波蘭人宣洩怒氣的代罪羔羊,不實...
若非為反猶情結早已根深蒂固,猶太人或許不會成為當地波蘭人宣洩怒氣的代罪羔羊,不實謠言也不會就此一發不可收拾。圖為《紐倫堡編年史》裡,關於「血祭誹謗」(Blood libel)的插圖。歐洲過去長期以來,流傳著猶太人會將基督徒的小孩殺死後,取其鮮血製作逾越節餐點的反猶誹謗。 圖/維基共享
二戰前的波蘭,在宗教和政治的影響下不斷深化反猶情節,等同在為即將到來的悲劇鋪路。波蘭一邊強調遭列強數度瓜分的受難者身分,作為國族敘事的核心理由,卻屢屢迴避討論波蘭歷史上的不光彩事蹟。正是這種選擇性失憶的作法,引發了格羅斯的尖銳質問:
形塑一個民族的歷史,難道可以只挑正面的部分來談嗎?
民族自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讓一個小鎮及全鎮鎮民替波蘭國族背十字架,是否有失厚道?有學者指出,本書讓耶德瓦布內鎮民承受了媒體和政府極大的壓力,不僅傷害了當地互動密切的人際網絡,更破壞了代代相傳的口述傳統。原本坦然回憶屠殺當天記憶的鎮民開始修正自己的敘事內容,也淡化了鄰居和長輩涉入程度,以及強化納粹在事件過程中該負起的責任。
儘管如此,本書仍不失為歷史最有力的一記警鐘,提醒我們以民族或宗教之名散播的偏見和歧視,竟能種下如此令人不忍卒睹的惡果。
▌本文為《鄰人:面對集體憎恨、社會癱瘓的公民抉擇》(木馬文化,2018)推薦序
形塑一個民族的歷史,難道可以只挑正面的部分來談嗎?讓一個小鎮及全鎮鎮民替波蘭國族...
形塑一個民族的歷史,難道可以只挑正面的部分來談嗎?讓一個小鎮及全鎮鎮民替波蘭國族背十字架,又是否有失厚道?圖為耶德瓦布內鎮上的大屠殺紀念碑,2011年時慘遭不明人士噴漆上納粹印記。 圖/路透社

作者: 楊・格羅斯(Jan T. Gross)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8/12/05


內容簡介:1941年的炎熱夏日,波蘭耶德瓦布內小鎮裡一半的居民謀殺了另一半居民。暴力的陰霾籠罩了整座小鎮。鎮上的猶太人像狼群中待宰的羔羊,他們被棍打、溺斃、砍頭、焚燒……然而這一連串殘忍的暴行並非出自人們熟知的「納粹」,而是擁有真實面孔和姓名的波蘭人,是這些受害者過往所熟識相交的人們:他們的同學、朋友、向他們買牛奶的人以及在街上閒話家常的人——同住在小鎮裡的鄰人。證詞、證據、凶手、殺人動機……參與犯罪的隊伍隨著真相大白不斷擴大。作者耗費數十年抽絲剝繭,展開比偵探小說還懸疑迭起、驚心動魄的歷史解謎!人類現代史上公認的受害者「波蘭人」,原來也是屠殺的加害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