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亦偉 (中央社編譯組組長)】
荷蘭面積約4萬1,500平方公里,只比台灣略大一些,人口更只有1,700萬出頭,如此的小國,卻是世界第二大糧食輸出國與全球最大的花卉出口國。荷蘭憑藉的是將科技與創新引入農業生產,追求單位成本極小化、產量極大化、農民賺大錢,犧牲的卻是美食文化等無形內涵。
根據荷蘭政府的資料,2017年荷蘭出口價值近920億美元的農產品,僅次於美國,遠多於德、法、義大利等鄰邦大國。
荷蘭有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平面,先天良田不多,但靠填海造陸、發展科技溫室,如今可耕地面積達183萬公頃,全國約17萬農民。
勞動者變成管理者 創新科技追求最高產能
荷蘭之所以能達成這般成就,主要是全力找出如何在投入更少資源下增加產量的創新方法。以馬鈴薯為例,目前全球平均產能是每英畝九噸,但荷蘭許多農田的產量可以達每英畝20多噸。
其次,荷蘭種植穀物的平均用水量比一般國家少近90%,而在荷蘭的大型溫室裡,幾乎不用殺蟲劑;2009年荷蘭的家禽與家畜飼養者已降低六成的抗生素用量。
荷蘭農業的科技運用相當普遍,節省人力的科技溫室,通常只要手機一按,就可以管理溫室裡的所有環控設備,大概只有收成的時候,需要額外請一些移工幫忙採收和包裝。
《國家地理》雜誌2017年一篇探討荷蘭農業的專文,就生動地描述在一處鄰近比利時邊界的農場裡,農夫坐在一台先進的收割機駕駛座,監督著無人機測量馬鈴薯田的土壤濕度、養分含量等,駕駛座前的儀表板宛若星艦企業號般先進。
荷蘭人提高農業產能的其中一種方式,是透過超大型的產業溫室網絡栽種,有些溫室占地達175英畝以上,相當於99個足球場的面積,相當驚人。
相較於室外,這些溫室不只能讓作物保持溫暖(如此便能讓生長季擴大),還能仔細測量並控制生長環境,像是測量土壤水含量,確保植物最佳生長的供水。正因這些溫室的絕佳種植效率,讓荷蘭成為世界最大的番茄出口國,而種植番茄向來需要更溫暖的氣侯條件。
務農也能賺大錢 研究型大學做創新後盾
荷蘭在農業貿易上有最先進的創新,各種設計都敢大膽挑戰。這些創新研發工作大多來自以研究導向的農業技術樞紐-瓦荷寧罕大學(WUR),學校坐落於阿姆斯特丹東南方80公里。
瓦荷寧罕大學不光是供來自各地的人學習的研究型大學,還能開發新技術改善作物生產,並為眾多新創公司培養創業環境。
溫室等科技設備成本高,促使荷蘭農業需走大規模生產路線,靠產量來獲利,再回本投資科學設備上的費用。荷蘭的各農民銀行則是農民的最佳後盾,以Rabobank(荷蘭合作銀行)為例,它是1972年由原本類似農民的信用合作社轉型的銀行,至今仍非常活躍,2017年Rabobank提供給農業與食品類業者達980億歐元(約新台幣3.4兆)的貸款。
農業在荷蘭是一個賺錢的產業。根據歐盟農業收入資料,荷蘭農業年度勞動單位(AWU, Annual Work Unit)的平均所得為5萬9,657歐元,相當於每名荷蘭農民(或農家)的年平均收入約新台幣210萬。
一味追著產量利潤 犧牲珍貴飲食文化
荷蘭的農業生產也激起不同觀點,包括這種全賴科技導向、高度資本模式的農作方式是否適用所有國家?一面倒追求產能,是否會失去一些更珍貴的東西?部分德國人就認為,荷蘭農作的產能固然無庸置疑,但口感與品質的粗糙也是「另類口碑」。以番茄為例,屢屢聽到德國人打趣說,荷蘭番茄最適合的用法是拿去當網球打,荷蘭番茄的龐大出口量完全就是靠低價取勝。
瓦荷寧罕大學園藝系教授馬瑟利斯(Leo Marcelis)坦言:「口感的品質不穩定,這主要取決於種植者,很多人只顧追求產量,因為量大代表著利潤。」
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社會學家裘西昆( Pinar Coskun)直言,一味鼓勵追求產能的結果,就是「在荷蘭農產裡,我們看不到傳統或創造力的食物文化」,荷蘭料理從早年具備多元與勇於嘗試的特性,變成今日的索然無味著稱,幾乎只是平淡無奇的搗碎、攪拌的簡單料理方式。
裘西昆認為,各國固然能從荷蘭的創新農業裡學到很多,尤其是減少用水、殺蟲劑與碳排等方面,但也不必過度吹捧與欣羨荷蘭模式,因為有一得就必有一失,「在我們餵飽世界之前,應先滿足自身的內涵」。(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