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棒打南韓 民族主義衝擊全球科技供應鏈

2019-07-04 19:32經濟日報
日本因與南韓在二戰勞工賠償問題僵持不下,下令限制對南韓出口半導體材料,雖然長期將促使南韓業者採取措施提高自主,但這也是繼美國政府圍堵中國電信巨頭華為之後,民族主義衝擊科技供應鏈的最新例證。
自4日起,東京當局要求上述三種材料的出口需政府點頭才能放行,整個審查過程需要90天。之前南韓、美國、澳洲及許多歐洲國家皆豁免此流程。此外,南韓可能最快在下個月喪失工具機、真空泵等其他產品的優惠待遇。
南韓當局3日已表示,考慮投入1兆韓元(8.566億美元)用於生產科技零組件的原料及機具,反制東京本周對製造半導體及面板所需的三樣原料氟聚酰亞胺、光阻劑、氟化氫的出口限制 。
南韓當局砸下重金投資,短期內無法使三星電子及SK海力士不受日本限制的衝擊,但放眼未來,這可能是降低對日本的依賴、取得關鍵材料替代來源的契機。不過產業專家表示,南韓要成立自給自足半導體供應鏈,並非一蹴可幾,因為日本在關鍵科技領先,且半導體原料的開發相當耗時、也非常燒錢。
然而,降低全球供應鏈風險者並非只有南韓。儘管上周美中貿易戰休兵,華為仍因美方禁令無法採用Google的安卓系統,迫使華為正在努力推出自家的行動作業系統鴻蒙。
對南韓祭出限制的日本,其實對建立自給自足的供應鏈也不陌生。由於釣魚台領土爭議,中國於2010年減少稀土出口至日本,日企改由越南及澳洲進口更多稀土因應。日立金屬公司則在2011年與美國科羅拉多州的金屬業者Molycorp(現更名為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簽署稀土供應協議。電動車零件供應商日本電產(Nidec)開發的磁阻馬達,可以不用稀土。
南韓因二戰問題,被日本祭出半導體原料出口禁令。路透
南韓因二戰問題,被日本祭出半導體原料出口禁令。路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